OA | 邮箱
 
光辉岁月
警讯要览
业界资讯
印刷前沿
光辉岁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·文化 > 光辉岁月
告别铅与火 走进光与电
上传时间:2010-6-13 作者:王华

1987年,《经济日报》社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北京大学首创的激光照排技术,这项技术是印刷行业一场改头换面的技术革命,它使印刷行业告别了“铅与火”的排版印刷工艺,从而进入了“光与电”的计算机排版印刷时代。

1991年,公安部领导为使我厂及时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,拨专款97万元为我厂购置了激光照排系统(华光五型)。同年3月工厂党委决定成立激光照排车间,并调任我为首任激光照排车间主任,负责组建激光照排车间。首批调入激光照排车间的同志有:卢佩珍、李玉荣、奎卫红、兰秀凤、杨秀国等五位同志。当时除我的文化水平是大专毕业外,其余同志均为初、高中,平均年龄约30岁。

激光照排车间刚组建时,大家为了尽快学习,在设备还没到货的情况下,不等不靠,开动脑筋想办法,没有计算机键盘就找来硬纸板照着书上的样子自己动手画键盘,为结合汉字输入方式,我们又在纸壳键盘画上汉字字根,就这样大家噼里啪啦的练开了打字,那时我们不但白天上班练,晚上下班将纸壳键盘带回家继续练习,大家只有一个信念,要尽快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。
按照设备订购合同,1991年4月,工厂派我和卢佩珍、李玉荣、奎卫红、兰秀凤五位同志到山东潍坊华光计算机公司总部参加学习培训。当时全国印刷行业争先恐后的上激光照排技术,各地来参加学习的人特别多,因此学习和生活条件都非常差。为解决上课人多问题,组织方就安排大课,一大屋子几百人,后排的人听不清楚看不见,为了能够坐上一个比较好的听课位置,我们经常不吃饭就提前来到教室,饿了就啃几口馒头。以前大家对计算机一窍不通,更没有激光照排的知识,课堂上听老师讲DOS、HJ、BG、SS、回车就象听天书一样。大家原来的工作岗位是拣铅字、排版、装订,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活,只要认真不惜力就行,而用计算机来排版,首先要掌握了解计算机,而当时计算机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是中学生的人来说,就像云里雾里不着边际,在潍坊学习期间遇到的困难令人心里发毛,再想想肩负着工厂领导和全体职工的殷切希望,不由得就是一身冷汗。记得当时有人问我计算机病毒会不会传染给人,我也不明白回答不上来,现在想起来真像个笑话。学习刚开始时,对于不懂的东西大家都不知从何处下手,我鼓励大家,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。我们硬着头皮,少睡觉、没有星期日,一点一点地抠,请教老师、问同学,不耻下问,废寝忘食,白天认真做好课堂笔记,晚上提前预习和复习功课。当学习进程到了上计算机练习时,由于人多计算机少,为能得到更多的上机练习时间,卢佩珍、李玉荣、奎卫红、兰秀凤同志起早贪黑,利用别人吃饭和睡觉的时间练习。为了更有效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,我们根据今后工作的需要,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分工,有的人侧重学习书版的批处理排版、图象扫描,有的人侧重学习交互式报纸的排版、杂志的排版、也有的人学习表格的作法、还有的人负责造字及计算机的维护和保养,这样我们一方面解决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完要学的东西,另一方面也为回厂后的工作提前做好了准备。另外虽然在学习上有个大概的分工,但是大家谁掌握了一点知识都能及时地互相帮助和交流,做到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,总之我们是一个团队,最终没有一个人掉队。
在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的同时,我们还在生活上克服着困难,由于食堂伙食不好加上我们经常去得很晚,往往等我们去打饭时只有凉拌菜了,当时 4月中旬已经停止供暖,教室和宿舍里还很冷,听课回来连口热饭、热菜都吃不上,有些同志肠胃出现问题,胃疼腹泻严重。那段时间,我们每人买一个热水袋,肠胃不舒服就热敷,上课冷时抱在怀里,晚上放在被窝里取暖。由于学习劳累生活不好,大家日渐消瘦了很多。作为领队的我心里很着急,我在潍坊有亲戚,由于学习很紧顾不上联系,但我看到大家学习生活很艰苦,我就主动带大家去亲戚家改善一下生活,在整个学习期间,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一次,大家齐动手包饺子、炒菜各显其能,这也是我们最欢乐的时光,让我们暂时忘记了学习的紧张。
1991年5月底,我们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圆满结束了学习任务,回到工厂后马上投入了试生产。厂党委决定为车间增加人员,我们这些参加潍坊学习的同志成为了车间的技术骨干,承担起一边工作一边培训新同志的任务。为了使新成立的激光照排车间尽早承担起全部照排任务,大家起早贪黑、加班加点,从来没有怨言。为了使大家迅速提高汉字输入速度,我组织车间职工每周进行一次打字比赛,大家你追我赶,看谁打字速度快,看谁质量好,看谁技术过硬。当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大家聚在一起齐心协力,翻书找资料,一遍一遍在机器上试验,我们迅速掌握了文件、表格、书版、期刊杂志,报纸的排版技术。在此期间奎卫红和李玉荣同志表现突出,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1991年9月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,我们激光照排车间正式投产。此后,在工厂党委的领导下,按照公安部各业务局的要求,其业务能力能够满足公安部机关文件、《人民公安》杂志、各种图片制版、复杂的化学公式、统计表格、刊头、尾花等排版工作,彻底地结束了我厂排版印刷“铅与火”的时代,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计算机房,清洁机房配以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彰显出浓郁的现代化气息,录入人员灵巧的双手在计算机键盘上飞舞,演奏出我厂向现代化腾飞的美丽华章。
回想往事历历在目,心中有无限感慨。在那些艰苦创业的岁月里,我有幸参与了我厂生产历史上的工艺革命,我和我的同志们为我厂脱离印刷行业“铅与火”的工艺顺利进入“光与电”的时代做了贡献感到自豪。
上一篇:我们经历的那个年代
下一篇:荣立集体二等功(1982年)
  在线订购 | 领导信箱 | 家人留言 | 电子期刊 | 友情链接 | 法律声明 |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:公安部京安印刷厂